2018年11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治疗从来都不早,治疗从来都不晚!”。在中国,慢阻肺是引发人群患病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在美国则有14%的40岁-79岁的成年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慢阻肺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对患者肺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其运动耐受和生活质量。
2018年4月,一项刊登The Lancet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中国很普遍,全国有8.6%的成年人(近1亿人)患有该慢性肺病。文章中,来自美国杜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0990名参与者进行了肺功能的检查及研究分析,该研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跨年龄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调查研究[1]。研究人员发现COP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20至39岁人群的患病率为2.1%, 40岁或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这种疾病在农村居民(9.6%)比在城市地区(7.4%)更常见,在不吸烟者中也有同样的趋势;研究人员呼吁制定新的国家公共卫生战略,包括戒烟计划、更严格地控制环境空气污染和生物量使用,以及使用肺功能测试对高危人群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筛查,以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慢阻肺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我们都知道,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气道粘液阻塞,而此前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有望抑制机体粘液过多产生,从而达到治疗慢阻肺的目的[2]。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为解析慢阻肺的遗传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3]。此前发表在国际杂志Respi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或与个体大量饮用软饮料有关;研究人员对16907名年龄在16岁和16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计算机辅助电话采访,调查软饮料的饮用量情况,结果发现,在南澳大利亚,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每天饮用半升以上的软饮料,而且软饮料的饮用量与患上哮喘和/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增加有关,其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剂量反应关系,即饮用的软饮料越多,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4]。
2016年5月,来自中国的钟南山教授等人在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目前中国慢阻肺的预防和管理状况,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在中国,慢阻肺是第二大导致患病和死亡的原因,2004年的整体患病率为8.2%。慢阻肺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对肺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运动耐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慢阻肺对患者、健康保健系统和社会的巨大影响督促研究者揭开慢阻肺的风险因素,并探索慢阻肺预防和管理的新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见证了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导致临床实践中对患者的管理[5]。2016年6月,发表在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罗斯托大学呼吸内科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纳入住院的57例慢阻肺患者预后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超重患者(BMI ≥25 kg/m2)的5年整体生存率是体重正常或体重不足患者的2倍多,此前几项早期研究也将超重和肥胖与较长的慢阻肺生存率联系在一起,由于BMI增加和慢阻肺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生可以尝试建议患者增重。超重或肥胖患者可以更佳的保存肺功能、肌肉和运动能力,这些都是疾病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6]。2016年胸科学会上,研究人员就指出,与向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中加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相比,向LABA加入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可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
2017年1月,来自德国肺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Wnt5a分子可能是导致慢阻肺患者肺失去康复能力原因,文章中,研究者发现,经典的Wnt/β-连环蛋白信号级联会被Wnt5a分子配体所破坏,而这或许是一种与慢阻肺相关的全新的机制,有望后期帮助开发治疗慢阻肺的新型疗法[7]。随后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中度去饱和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而言,长期辅助氧疗或许并未延长患者生存期,也并未延长到达首次住院的时间[8]。2017年9月7日,N Engl J Med杂志刊登了钟南山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药物噻托溴铵能明显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这项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了841例GOLD 1级(轻度)或GOLD 2级(中度)的慢阻肺患者。研究人员对388例噻托溴铵组患者和383例安慰剂组患者纳入全分析集,在整个研究期间,噻托溴铵组患者的FEV1(最大呼气量)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之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噻托溴铵组FEV1的年均下降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与此同时,噻托溴铵可以减轻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活质量,这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结果一致[9]。
2018年3月,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有效抑制慢阻肺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小分子药物,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慢阻肺患者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基础[10]。2018年4月,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荷华大学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名为腺肌上皮细胞的新型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对严重受损的呼吸道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指出,通过操控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转录因子Lef-1信号,或许就有望开发出治疗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内等多种肺部疾病的新型疗法[11]。当然了,在慢阻肺临床新药开发上科学家们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近日,阿斯利康公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药—复方新品Bevespi Aerosphere就获得了欧盟CHMP的支持和批准[12]。相信未来通过科学家们不懈的研究,定能在研究慢阻肺发病机理、新型疗法以及临床药物上取得更多重要的研究成果。